初春时节,大同镇花棚社区移民安置点的田野上已是一片火热。由四名移民组成的“试种先锋队”正抢抓农时,整理土地、搭建棚架,为即将启动的百香果试种做最后冲刺。这片百余亩的试验田承载着移民群众的新期待——试种成功后,将带动更多群众加入种植行列,共同铺就致富路。
不同于传统种植模式,这片100余亩的基地由四名移民先行试种,探索经验,为后续推广打下基础。ope体育官网
试种小组成员 李读金:去年,我们四人一起到广西考察种植百香果,我们也(试)种了几十棵,感觉效果很好。今年我们承包了100多亩土地。准备大规模地种植,一旦成功,就能够带动更多的移民(种植)
大同镇干海子和花棚两个移民安置点共安置移民群众988户4034人。ope体育官网为破解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”的难题,大同镇创新采用“试点先行、逐步推广”模式,精选四名有种植经验的移民组成试种小组,通过小规模试种验证技术、积累经验,计划成功后带动更多群众参与。
大同镇花棚社区党总支书记 邹世发:百香果生长周期短、经济效益高,但种植技术要求也比较高。目前,我们请了一个专业技术指导人员,全程负责指导,确保种植成功。
大同镇党委副书记 刘鑫:目前,试种已迈出关键一步,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对接销售事宜。成功后指导他们成立合作社,整合土地,扩大生产,带动更多移民增收致富。
目前,试种基地已完成土地整理100余亩,棚架搭建已经完成。2月下旬,首批百香果苗将正式下地,预计4月迎来挂果期,6月可以采收。若试种顺利,年内可实现200余万元收入,带动5000余人次移民群众实现“家门口就业”。
大同镇花棚社区居民 陈开梅:我到这里来打工,想学点他们的(种植)技术,等他们种植成功了,我也想把我的土地利用起来。
从“四个人”到“一群人”,从“试验田”到“致富园”,大同镇用“摸着石头过河”的勇气,为移民群众探索一条产业兴农的新路径。这片土地上即将萌发的新芽,不仅是百香果的希望,更是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