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冬时节,走进赤峰市林西县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区,3000平方米的种植示范基地内,红果千禧小番茄花开正艳,ope体育入口散发诱人香味。
“以前,我家种地一年收入就几千块钱,现在种番茄能挣几万块钱。”说起现在的收入,园区里的农户尹国林满脸喜色。
近年来,十二吐乡围绕乡村振兴主线,以设施农业为载体建成占地1万亩、拥有1700栋大棚的达康多业态示范性田园综合体,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带领群众增收致富。
“为了能让种植户不愁销路,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外地客商来这收番茄。”副乡长王宏丽介绍道,乡里的设施番茄产业从种到产再到销,已形成完整闭环,现在正积极申请国家地理标志“林西红柿”,形成全产业链的长效机制。
“咱自己家种的番茄无公害,在市场上受欢迎,供不应求。”十二吐村村民杲立国说,“兜里有钱,心里有底,日子越来越好了。”
为推动产业进一步提档升级,十二吐乡全力推进“智慧农业”建设工作,先后对园区1186栋暖棚改造升级,有效减轻了农户劳动强度、提高了西红柿精品果的产量。
“想浇哪块地,只需轻轻一点,就可以让秧苗‘吃饱喝好’!自从安上水肥一体化设备,不仅浇地快,水费少了,用肥省了,番茄的品相也好了。ope体育入口”提到安装的水肥一体化机,西山根村村民刘伟夸赞连连。他的大棚不仅安装了智能水肥一体化机,还配备了自动化卷帘设备和放风机,水肥控制精准到每个地块,实现了自动化管理。
“数字赋能,不仅破解了田间管理难题,ope体育入口还能实施更精准的绿色种植。根据测算,安装了智能水肥一体机和自动防风卷帘机的大棚,节水节肥能达到30%-40%,产量增加12%以上,节支增收均在2000元左右。”十二吐乡乡长李宇楠介绍,截至目前,达康产业园区设施暖棚智能升级覆盖率达到68.7%,蔬菜产量达到3.8万吨以上,年产值突破1.2亿元,让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迸发出新的活力。
事实上,农户得到的实惠还不止这些。十二吐乡积极推进蔬菜交易市场智能化改造,建设全国联网电子交易屏、电子提示牌,让种植户通过全国联网设备了解当天收购行情,让大家交易更安心、挣钱更有保障。同时,积极推进以硬果番茄、中草药、食用菌为重点的新型绿色生态农业,全面丰富富民产业内容,为百姓致富增收探索新的增长点。目前,十二吐乡人均收入达1.5万元以上,行政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17.3万元,村民和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双增收。
一栋栋设施暖棚立于田间、一处处种植基地前景广阔、一户户村民露出笑脸……在十二吐乡,田间小、杂、粗的传统耕作正在向智慧、集约、系统的新型农业转变。
在十二吐乡记者看到,随着自动放风机、卷帘机、智能水肥一体机的应用,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的耕作场景越来越少见,传统农业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正悄然退场。高效的机械、更加精准的管理,正在让农业变得更加“智慧”,也让村里的百姓尝到了“科技”的甜头。
产业兴,农民才能富。农民富,乡村才有活力。十二吐乡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,以产业振兴为抓手,以达康产业综合体为载体,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,并面对新发展要求,第一时间发展“智慧农业”,提高产品品质,调整产业结构,发展新型绿色农业,实现了人人增收致富腰包鼓、乡村宜居宜业家家富的目标。(本报记者 王塔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