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产业园作为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重要抓手,其奖补政策层出不穷。其中,现代农业产业园要立足县域,以规模种养为基础,推进“生产+加工+科技”一体化发展。创建工作由各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负责,中央财政对符合创建条件的安排部分补助资金。国家级1-3亿元,省级1000-5000万。
本篇收集和整理了“农业产业园”优质内容,从以下几个维度,通过从立项申报到创意落地的全程解析,来和大家一起探究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思路和设计理念,促进乡村振兴路径探索与发展实践。
农业产业园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又一重要抓手。ope体育入口要求以产业园区为载体,立足当地资源禀赋、区位环境和产业比较优势,围绕农业资源和特色,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设计,特别要以科技为先导,并要求在当地,最具有优势的1-2个产业项目,来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做对接。那么农业产业园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园,其开发结构、规划重点、发展策略、投融资模式、设计要点有何不同?
聚集市场、资本、信息、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,推进农科教、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,配套组装和推广应用现有先进技术和装备,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,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技术先进、金融支持有力、设施装备配套的现代技术和装备加速应用的集成区。ope体育入口
依托优势特色主导产业,建成一批规模化原料生产大基地,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大集群和大品牌,将产业园打造为品牌突出、业态合理、效益显著、生态良好的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。贫困地区要突出搞好产业扶贫,将产业园建设成为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重要平台。
构建种养有机结合,生产、加工、收储、物流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,挖掘农业生态价值、休闲价值、文化价值,推动农业产业链、供应链、价值链重构和演化升级,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、交叉重组的融合发展区。
鼓励引导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、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,重点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入园创业创新,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,搭建一批创业见习、创客服务平台,降低创业风险成本,提高创业成功率,将产业园打造为新型经营主体“双创”的孵化区。
大力发展绿色、生态种养业,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,强化品牌培育,推进农业绿色化、优质化、特色化、品牌化,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,建立健全质量兴农的体制机制,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。
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首先应该明确园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,这需要首先确定园区的性质和规模;其次,确定园区的主要功能和发展方向;最后,确定园区的发展阶段和各阶段的目标。
通过实施品牌战略,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;通过龙头企业带动,不断凝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驱动力;通过促进产业升级,不断吸纳农民成为产业工人,促进农民脱贫致富。
种植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和原则:农作物要充分发挥展示和示范功能;农作物需要满足规模化种植要求,便于集中管理;种植品种要考虑旅游观光功能;注意示范区和大田区的衔接;要保证种植核心区的交通便利;不妨碍大田区的规模化种植;农作物的经济价值和科技含量高;遵循有机种植原则。
根据选定的主导产业明确农业种植形式,为主导产业培育的基础。种植形式主要分为两大类,包括设施农业(示范区)和大田种植(有机农业区)。
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,充分挖掘生态价值、休闲价值、文化价值,以农业为核心,休闲农业项目为抓手,整合房屋、土地、人力等资源,合理布局四季农业、ope体育入口景观农业,建设提升一批集采果、观光、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,举办花卉、水果等农事节庆活动,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多功能经营,促进农民增收,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。
坚持规划优先的原则,科学制定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,制定产业园专项规划。规划要有前瞻性,考虑到一二三产业发展的走向和趋势,形成产业园种养、加工、物流、研发、服务等一二三产业板块,且布局相对集中,使其能够联系紧密,形成良好的共赢结构。产业园专项规划与乡村振兴、村镇建设、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相衔接,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、生态宜居统筹谋划,同步推进,形成园村一体、产村融合的格局。
做“四产”而不做一产,在第一产业科技示范的基础上横向整合三产各个要素,把农业的价值最大化。
高产未必高效,在“高、精、尖”上做文章,在安全农业上做文章,大力发展有机农业,做最安全的农产品基地。
把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、疗、养、会游泳九大要素,做成产业,如文化农业板块,可以做成文化创意产业园。
由单纯的农业园区向“基地”转变,做成“科技农业基地、文化农业基地、农业人才基地、安全食品基地”。
但凡上万亩的现代农业园区,必须和省级乃至国家级的院校、建立合作关系,以便于农业科技的持续升级。
走进草莓种植大棚内,一排排无土栽培槽悬挂半空,水肥一体化管道直通槽内,可升降的栽培槽密密麻麻、排列有序,一颗颗无土栽培的草莓正在旺盛生长;在樱桃种植大棚内,虽是初春时节,在经历了多次采摘后,仍有众多成熟的樱桃挂在枝头,如果有需要,樱桃树可以在一天之内经历四季变换……在这里,数字化与农业碰撞出的火花,足以颠覆人们传统的认知。
3月22日,由山东省水利厅、聊城市人民政府主办,聊城市水利局承办,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协办的2025年“世界水日”主题宣传活动、“沿着水网看山东”主题采风活动在聊城举行。媒体采风团第三站深入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调研。
“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信发集团探索以工业反哺农业,工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,是国内首个‘工农互补+双园共创+园村一体化’现代农业产业园。”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副总经理张玉兵向采风团介绍,园区内占地2000余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发展了草莓、樱桃、鲈鱼养殖三大产业。
在园区草莓大棚内,记者注意到,自动卷帘、调温、灌溉、排风系统等设备一应俱全,更让采访团成员感到惊讶的是,大棚内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玻璃温室3层立体种植技术,可以上、中、下梯度利用,空间利用增加2倍,增产增收5倍。草莓种植大棚采用信息化控制滴灌技术,根据植物不同生长期需求由芯片按滴控制滴灌水量,全自动水肥闭合循环系统可收集和重新利用营养液,实现水和肥料的循环利用,实现单株耗水节约66%。
走进樱桃大棚,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二氧化碳、土壤湿度等六大环境指标。樱桃休眠和开花结果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控制技术,精准把控棚内四季变换,实现错峰成熟,填补国内2、3、4月份优质樱桃的市场空白期。
在产业园鲈鱼养殖车间内,数以百计的圆柱体水池吸引了采风团的目光。“目前共有养殖箱600多个,每个养殖箱内有6000—8000条鱼,采用循环水、高密度、集约化、无污染恒温养殖,配套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,实现一年出三季,亩产鱼150000斤,是普通坑塘养殖的30倍。”现场,鲈鱼养殖车间主任宋庆磊向采风团成员进行了介绍。
在参观过程中,采风团成员听到的最多的词就是“循环”,事实确实如此,循环理念贯穿了园区的每一个环节。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副总经理张玉兵介绍,信发工业园产生的余热通过管道输送到温室大棚及淡水鲈鱼棚,确保棚内一年四季温度可控;樱桃修剪后的树枝及草莓劈掉的老叶,经二次发酵后做成有机肥用于樱桃园,实现自身循环;鱼鳞、鱼内脏制作成鱼蛋白作为樱桃、草莓的高端养料;鲈鱼养殖产生的废水,经循环水处理后,变成“营养液”,用于樱桃滴灌;鲈鱼养殖产生的粪便,经二次发酵后做成有机肥,用于樱桃的肥料……
在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内,采风团记者看到了“鱼果共生”的绿色循环农业新模式,也感受到数字化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展现出的无限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