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水果之香飘荡在国际市场上,我国水果出口正在提速。菠萝、芒果、桑葚等各色鲜果,不仅满足了国内消费者的期待,也在全球餐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。最新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水果出口总额达85.4亿美元,同比增长20.9%。
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,我国的水果产业如阳光下的花朵,正朝着国际市场绽放。我们不仅是全球水果生产的领先者,更是出口的强势角色。年初,重庆巫山的优质柑橘通过冷链运输“飞”至菲律宾马尼拉,标志着三峡地区特色农产品的自营出口开启新篇章。经过严格筛选的柑橘,预计10天内将抵达目的地,鲜美滋味提前预告了它的成功。
在云南等地,各种特色水果也在加速“出圈出海”。2024年,云南水果(含坚果)出口量达到65.6万吨,货值52.7亿元,位居全国第二。这得益于云南独特的高原气候和政策支持,加上“温去热回”水果跨境走廊的建立,使得蓝莓等特色水果的出口增长了25倍,成为东盟国家市场的热销产品。
政府相关部门对水果产业的出口保驾护航,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,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大胆探索。比如,陕西的“阳光玫瑰”葡萄首次通过霍尔果斯口岸输往哈萨克斯坦,渭南海关根据果农的需求,一对一提供专业指导,帮助他们完善出口流程,确保水果新鲜与品质。
陕西、ope体育入口广西等多个省份正在通过延伸产业链,推动水果深加工,实现产品附加值的稳步提升。苹果汁、罐头,猕猴桃酒等高附加值产品也进入国际市场。ope体育入口此外,广西更是创新建设中国—东盟水果交易中心,力图在全国及东盟市场形成全面的销售格局。
科技促进水果出口的质量提升,从种植技术到采后保鲜,现代化的手段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流通模式。陕西苹果在全国出口中脱颖而出,而地方如白水的苹果正从数量向质量转变,顺应市场的口味和需求。
品牌建设也至关重要,各地果农和企业正联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水果品牌,通过参加展会、强力的市场推广,提升水果的国际竞争力。通过统一的标准与包装,“赣南脐橙”、“烟台苹果”这些区域公共品牌纷纷对外发声,迎接国际市场的挑战。
总结来看,我国的水果出口不仅是一项经济活动,更是让世界品味中国的一扇窗口。随着政策扶持、科技创新以及品牌营销逐步深化,我国的水果产业正逐步走向国际化、专业化、品牌化的全新发展阶段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