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123-4567

ope新闻 分类
ope体育种植知识太原尖草坪区:美丽乡村韵味浓发布日期:2024-05-17 浏览次数:

  来到尖草坪区中下温村,正晌午,艳阳高照。绕村里走一圈,近观眼前,白墙灰瓦路平展;登高远望,绿树山峦映汾河,身处田园的舒畅心绪顿时满溢。

  近年来,尖草坪区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聚合各类社会资源力量,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积极进展ope体育,乡村环境更宜居,乡村产业更兴旺。

  位于尖草坪区东北部的赵家山村紧邻泥向线,靠着这条快速通道,村子的发展近年来驶入了快车道。村里着力打造赵家山“黑、黄小米”品牌,每亩增收2000元左右。此外,凭借养殖出栏肉猪、肉羊,村集体年收入达90余万元。

  不仅如此,赵家山村还有9家企业,解决了村里180余人的就业,村集体每年获得的土地租赁金达到300余万元。这是“清化收”开展后,村集体取得的经济收益。

  乡村要振兴,产业必振兴。柴村街道以设施农业发展为抓手,打造了以摄乐社区、杨家村、呼延村为代表的农业大棚种植示范点种植

  自城中村拆迁改造以来,摄乐社区变“村”为“居”。为了壮大集体经济,解决居民就业问题,社区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。去年,摄乐社区以绿色种植、生态养殖、休闲观光为重点,因地制宜发展蔬菜温室大棚,投资1300万元创办了山西青草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,建成60亩温室及配套项目。

  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扩大蔬菜产业规模和种植品类,越来越多的群众从蔬菜种植中尝到了甜头。呼延村村委会主任张福成说:“自从发展大棚种植以来ope体育,村民的收入上来了,日子也变得更好了。周末和节假日来村里大棚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,大家采摘完之后可以爬爬山、看看湖,周边农家乐小饭店的收入也跟着涨了起来。”

  尖草坪区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,根据每个村不同的文化和产业特色,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产业带动发展模式。

  中下温村的农业大棚所在之处原本是60多亩的玉米地。几年前,村里成立了景盛鹏飞农业科技园,建起了26个农业大棚。通过土地流转,每亩地的收益从种玉米时的不到500元涨到了1700多元,村民实实在在受益。

  ope体育

  工业反哺农业也是中下温村发展的一大特色。大棚供热用的是取自建材厂的蒸汽,实现了一产和二产之间的废弃资源循环再利用。

  不仅是中下温村,还有不少村子也都有自己的一套。呼延村采取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设置党员先锋岗带头示范种植;摄乐村采取“农民专业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引入新品种,科学示范种植;赵家山村采取“党支部+集体经济组织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集体经济组织出资,雇用村民种植,先行示范,起到带动辐射作用;杨家村采取“党支部+村委会+农户”模式,村“两委”班子带头种,引领群众跟着种;宇文村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扩大宇文红薯品牌效应ope体育,带动周边乡村种植红薯。

  凡此种种,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上,尖草坪区各乡村逐渐摸索出一套符合本村的发展模式,带动美丽乡村建设提质、提速。

  ope体育

  有山有水、有楼有院种植知识,这些让城市人羡慕不已的稀缺资源,已经融入了南翟村村民的日常生活。

  金滩家园,这是令南翟村村民引以为傲的住宅小区,11栋楼共484套房。村民不仅有老院子,家家户户还住上了新楼房。和城市里的小区一样,金滩家园的绿地、电梯、公共健身设施一样不少。

  住得舒心是一方面,依托村里的李子、西梅、凯特杏等特色水果种植产业发展,村民们每年都能拿到一笔数额不小的村集体分红款。

  赵家山村几年来持续投入5000余万元开展人居环境建设,违建拆除,上下水管网更新,新建的3个小游园给村里增添了独特的韵味。

  近年来,尖草坪区按照“示范引领、分类整治、分布推进、分年实施”的思路,分8批次,总投资38.5亿元,对全区55个行政村、24个自然村进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托起了乡村群众稳稳的幸福。记者 王 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