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123-4567

ope新闻 分类
ope体育种植知识可种植面积少 愿农民少 八戒西瓜正遭遇“甜蜜的烦恼”发布日期:2023-07-04 浏览次数:

  这两天,海曙区洞桥镇的八戒西瓜陆续上市了,市场价每公斤超过了8元。从2001年品牌创建以来,八戒西瓜已经成为甬城市民夏天吃瓜的首选。但在许久夫和徐智超看来,虽然八戒西瓜不愁卖,但种植已慢慢显现出一些问题。

  “如果不能及时破解这些问题,会影响八戒西瓜的品牌化之路。”许久夫是当年创始八戒品牌的“元老”之一,在他看来,八戒西瓜主要遭遇了两“少”问题可种植面积少、愿种植农民少。

  他的观点也得到了徐智超海曙区甬甜农场农场主的认可。“不仅身边的同行越来越少,像我一样坚持的瓜二代也在减少。”

  西瓜很甜,但种瓜很苦ope体育。这两天,天气越来越热,38岁的徐智超每天都要钻进闷热的西瓜大棚里。里面就像蒸桑拿,不一会儿身上、头上就会冒汗。“这里最起码有30℃,我都在大棚里钻了20年,要不我的脸咋会又黑又亮呢!”

  ope体育

  2003年中学毕业后,徐智超当时想去工厂上班,但是看到父亲一个人种西瓜太辛苦,就当了他的帮手。徐智超说,种西瓜一年只有一个月的空闲时间,其他时间一直很忙。“刚开始的时候,身边有不少和我一样的瓜二代,但现在都已经改行了。原来的那些瓜农年纪大了,也渐渐离开了西瓜种植行业。”

  去年是徐智超近几年来收成最好的一年。一共种了10亩西瓜,亩产4500公斤,扣除人工和其他成本后的纯利润达到了每亩13000元。“今年,我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7亩,但因为三四月份的寒冷天气,导致亩产缩减了20%。”

  徐智超家的西瓜不愁卖。“这么多年来,我家种的西瓜供不应求,都要提前预约。”其他种植八戒西瓜的瓜农同样都有老客户,即便有个别销路不畅,大家也都会互相帮忙介绍客户。

  2001年,洞桥镇为地产大棚西瓜注册了“八戒”商标,并每年安排几十万元资金,扶持品牌农业产业化基地开发。八戒西瓜还先后荣获“宁波市名牌产品”“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”“浙江省农博会金奖”“浙江省十大优质西瓜品牌”和“浙江省名牌产品”等荣誉称号。

  2004年起,洞桥通过每年举办“八戒西瓜节”,有效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。“当年洞桥等乡镇要从鄞州区划给海曙区的时候种植,很多人都不知道洞桥镇,但一提起八戒西瓜,都会恍然大悟:啊,是这个地方啊!”许久夫说。

  当时,洞桥镇还成立了八戒西瓜协会,入会的农户种植的西瓜符合标准,才能使用八戒商标。“最鼎盛的时候,协会有120多个会员,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多亩,亩均收入超过1万元。”以2013年为例,当时该镇约有100家农户种植2000亩八戒西瓜,年创造产值约3000万元,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三成。许久夫说种植知识,如今,种植面积只有600亩到800亩,会员七八十户。“洞桥新一代瓜农数量少、经验不足、种植技术水平有待提高。”

  为此,洞桥镇成立了洞桥八戒西瓜共富工坊,把全镇分散的瓜农组织起来,通过优化水果品种、规范管理技术、提高市场能力,带动农村百姓致富增收。

  目前,这个共富工坊已有瓜农75户,2022年西瓜亩产4500公斤,总产量450万公斤左右。今年暑期西瓜市场价较高,预计较去年增收约20%。

  5月31日,2023年海曙政协洞桥联委会民生议事堂在徐智超的甬甜农场里举行。“我们请来海曙区政协洞桥联委会的委员,与瓜农一起探讨如何擦亮洞桥八戒这一老品牌,将特色农业品牌做优、促进农民共富。”洞桥镇相关负责人说。

  海曙区政协委员、洞桥镇侨联主席、宁波阿帕奇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国定认为,要对八戒西瓜进行商业化管理、品牌化管理。对西瓜的品种进行严选,协会认可后再去授权会员瓜农种植。“还可以让有兴趣的企业来认领瓜田。”比如,在某企业认领的瓜田内,可以用模型生产方形瓜,并在模型里打上“八戒”商标和认领企业的名称。“这样,企业可以用这些定制西瓜去赠送给客户,很有面子,也很难让人模仿。”

  海曙区政协委员、宁波金鑫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金良也认同罗国定的观点。“我每年都会把八戒西瓜当成礼品赠送给客户,如果企业能够定制刚刚罗董说的西瓜,那肯定会更受欢迎。”同时,杨金良也指出,目前八戒西瓜的大小差别比较大,重的有5公斤以上。“如果能统一到2.5公斤左右,就运输方便,一家人也能在一天内吃光,避免浪费。”

  当天,甬甜八戒西瓜共富工坊旗舰店正式揭牌。这里,除了八戒西瓜以外,还有翡翠绿宝脆瓜、黑珍珠樱桃、红美人柑橘、白枇杷等特色农副产品入驻门店,旗舰店不仅是洞桥土特产展销的新窗口,更是“旗舰式工坊”的新探索。

  洞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,根据共富工坊旗舰店的品牌独特性、流量固定性、营销自主性的特点ope体育,海曙区政协洞桥联委会联动“新洞力”志愿者团队,积极组织专家为瓜农开展农技培训,助力农户拓展外销路径,持续增强共富工坊的底气,还有党员干部不定期化身“主播”在线带货售卖,线上线下两不误,切实解决物流与销售渠道方面的“痛点”,为农户增产增收保驾护航。

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1104076

  这两天,海曙区洞桥镇的八戒西瓜陆续上市了,市场价每公斤超过了8元。从2001年品牌创建以来,八戒西瓜已经成为甬城市民夏天吃瓜的首选。但在许久夫和徐智超看来,虽然八戒西瓜不愁卖,但种植已慢慢显现出一些问题。

  ope体育

  “如果不能及时破解这些问题,会影响八戒西瓜的品牌化之路。”许久夫是当年创始八戒品牌的“元老”之一,在他看来,八戒西瓜主要遭遇了两“少”问题可种植面积少、愿种植农民少。

  他的观点也得到了徐智超海曙区甬甜农场农场主的认可。“不仅身边的同行越来越少,像我一样坚持的瓜二代也在减少。”

  西瓜很甜,但种瓜很苦。这两天,天气越来越热,38岁的徐智超每天都要钻进闷热的西瓜大棚里。里面就像蒸桑拿,不一会儿身上、头上就会冒汗。“这里最起码有30℃,我都在大棚里钻了20年,要不我的脸咋会又黑又亮呢!”

  2003年中学毕业后,徐智超当时想去工厂上班,但是看到父亲一个人种西瓜太辛苦,就当了他的帮手。徐智超说,种西瓜一年只有一个月的空闲时间,其他时间一直很忙。“刚开始的时候,身边有不少和我一样的瓜二代,但现在都已经改行了。原来的那些瓜农年纪大了,也渐渐离开了西瓜种植行业。”

  去年是徐智超近几年来收成最好的一年。一共种了10亩西瓜,亩产4500公斤,扣除人工和其他成本后的纯利润达到了每亩13000元。“今年,我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7亩,但因为三四月份的寒冷天气,导致亩产缩减了20%。”

  徐智超家的西瓜不愁卖。“这么多年来,我家种的西瓜供不应求,都要提前预约。”其他种植八戒西瓜的瓜农同样都有老客户,即便有个别销路不畅,大家也都会互相帮忙介绍客户。

  2001年,洞桥镇为地产大棚西瓜注册了“八戒”商标,并每年安排几十万元资金,扶持品牌农业产业化基地开发。八戒西瓜还先后荣获“宁波市名牌产品”“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”“浙江省农博会金奖”“浙江省十大优质西瓜品牌”和“浙江省名牌产品”等荣誉称号。

  2004年起,洞桥通过每年举办“八戒西瓜节”,有效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。“当年洞桥等乡镇要从鄞州区划给海曙区的时候,很多人都不知道洞桥镇,但一提起八戒西瓜,都会恍然大悟:啊,是这个地方啊!”许久夫说。

  当时,洞桥镇还成立了八戒西瓜协会,入会的农户种植的西瓜符合标准,才能使用八戒商标。“最鼎盛的时候,协会有120多个会员,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多亩,亩均收入超过1万元。”以2013年为例,当时该镇约有100家农户种植2000亩八戒西瓜,年创造产值约3000万元,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三成。许久夫说,如今,种植面积只有600亩到800亩,会员七八十户。“洞桥新一代瓜农数量少、经验不足、种植技术水平有待提高。”

  为此,洞桥镇成立了洞桥八戒西瓜共富工坊,把全镇分散的瓜农组织起来,通过优化水果品种、规范管理技术、提高市场能力,带动农村百姓致富增收。

  目前,这个共富工坊已有瓜农75户,2022年西瓜亩产4500公斤,总产量450万公斤左右。今年暑期西瓜市场价较高,预计较去年增收约20%ope体育。

  5月31日,2023年海曙政协洞桥联委会民生议事堂在徐智超的甬甜农场里举行。“我们请来海曙区政协洞桥联委会的委员,与瓜农一起探讨如何擦亮洞桥八戒这一老品牌,将特色农业品牌做优、促进农民共富。”洞桥镇相关负责人说。

  海曙区政协委员、洞桥镇侨联主席、宁波阿帕奇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国定认为,要对八戒西瓜进行商业化管理、品牌化管理。对西瓜的品种进行严选,协会认可后再去授权会员瓜农种植。“还可以让有兴趣的企业来认领瓜田。”比如,在某企业认领的瓜田内,可以用模型生产方形瓜,并在模型里打上“八戒”商标和认领企业的名称。“这样,企业可以用这些定制西瓜去赠送给客户,很有面子,也很难让人模仿。”

  ope体育

  ope体育

  海曙区政协委员、宁波金鑫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金良也认同罗国定的观点。“我每年都会把八戒西瓜当成礼品赠送给客户,如果企业能够定制刚刚罗董说的西瓜,那肯定会更受欢迎。”同时,杨金良也指出,目前八戒西瓜的大小差别比较大,重的有5公斤以上。“如果能统一到2.5公斤左右,就运输方便,一家人也能在一天内吃光,避免浪费。”

  当天,甬甜八戒西瓜共富工坊旗舰店正式揭牌。这里,除了八戒西瓜以外,还有翡翠绿宝脆瓜、黑珍珠樱桃、红美人柑橘、白枇杷等特色农副产品入驻门店ope体育,旗舰店不仅是洞桥土特产展销的新窗口,更是“旗舰式工坊”的新探索。

  洞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,根据共富工坊旗舰店的品牌独特性、流量固定性、营销自主性的特点,海曙区政协洞桥联委会联动“新洞力”志愿者团队,积极组织专家为瓜农开展农技培训,助力农户拓展外销路径,持续增强共富工坊的底气,还有党员干部不定期化身“主播”在线带货售卖,线上线下两不误,切实解决物流与销售渠道方面的“痛点”,为农户增产增收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