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123-4567

ope新闻 分类
“种”出富民新希望——酒泉市肃州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见闻发布日期:2025-04-11 浏览次数:

  春日,暖阳倾洒在大地,焕发生机。广袤田野间,酒泉市肃州区泉湖镇永久村的温室大棚整齐排列,在日光下闪耀着银色光芒。

  踏入大棚,暖湿气流裹挟着蔬菜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,藤蔓上,翠绿的黄瓜身披白刺,头顶小黄花,鲜嫩欲滴;红彤彤的西红柿似灯笼高悬,光泽诱人;辣椒则像串串红鞭炮,在绿叶簇拥下格外醒目。农户们穿梭在菜垄间,双手熟练地采摘成熟蔬菜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
  “去年村里争取项目,流转土地搭建8座高标准温室大棚,产业能手带头经营,村集体经济增收9万多元,村民也跟着富起来。”永久村党总支书记吴兴宏介绍。

  近年来,肃州区各乡镇巧用区位优势,因地制宜发展“一村一品”特色蔬菜种植,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。

“种”出富民新希望——酒泉市肃州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见闻

  肃州区中以(酒泉)绿色生态产业园,正以科技为翼,向数字农业新时代迈进。从土结构温室、石头大棚到高标准智能化联栋玻璃温室;从增温块御寒到太阳能电暖炕取暖;从手工劳作到手机远程调控,科技变革无处不在。

  种植户李佳国谈及新设备满脸笑意:“这两天倒春寒,气温降得厉害,但有了新设备,温室里的农作物就像睡在‘电暖炕’上,蔬菜生长不受影响。”这套增温“黑科技”,靠的是温室大棚后墙体上安装的新型光伏吸热面板,白天吸能加温蓄水罐,晚上热水地下循环散热,为蔬菜打造舒适“暖房”,成了农户增产“法宝”。

  肃州区还邀请41名科研专家组建“智库”,围绕设施建造、有机基质配方、水肥一体化等核心技术攻关,打造设施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,配套智慧、科普、育苗等多个功能中心,聚集了国内外先进的设施农业科技装备。通过集中讲座、现场实训、外出观摩等,将高素质农民培训与设施农业发展深度融合,为产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,解决缺水、缺肥、缺人才难题,装上“智慧芯”。

  肃州区西洞戈壁产业园食用菌种植基地里,亦是一片繁忙。菌菇清香弥漫,数十名工人熟练地将包装好的产品装车。这里主要种植香菇、鸡腿菇、羊肚菌等,全镇80多座食用菌棚成为村民致富新引擎。

  种植基地采用“基地+农户”模式,吸引周边村民务工。村民盛海星笑着说:“在这儿打工,能照顾家,每年还能增收3万多元,日子越来越有盼头!”每30天一茬的采收频率,让农户钱包越来越鼓。

  近年来,肃州区锚定现代高效农业,高水平建设设施蔬菜供应基地,推动现代寒旱特色农业扩量提质延链增效。累计建成设施农业面积9.3万亩,形成“一核四园六带”蔬菜产业格局,蔬菜种植面积稳、产量产值高,有力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,ope体育下载绘就产业兴旺、农民富裕的美好画卷。(新甘肃·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)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